2024年五一劳动节期间,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指导文博场馆推出5项展览、线下活动164场、线上活动3场。活动亮点突出、主题鲜明,21家文博场馆接待观众共计346496人次,其中,呼和浩特博物院六馆合计接待观众126460人次,内蒙古博物院接待观众共计93400人次,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接待观众共计38444人次,有力地助力了呼和浩特市的文旅事业。
五一期间,我市文博场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,吸引大量观众游客参与、体验、互动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丰州故城博物馆开展“植”此青绿主题活动;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开展《绥远城探案》情景剧、夜场惠民演出活动;昭君博物院于5月1日—5月4日每日上午十点、下午三点在昭君故里举办“穿越古今·梦回昭君”沉浸式体验活动;五塔寺博物馆开展“倡导文明旅游 共建文明五塔”主题志愿活动;公主府博物馆开展“博物馆体验日”、博物馆夜游专场活动;呼和浩特博物馆5月2日—5月4日在微信视频号、抖音直播间为广大观众送上“文明足迹——呼和浩特历史文物专题展”线上直播讲解;清水河博物馆开展专家的非遗现场教学和指导;乌兰夫故居在五四青年节组织敕勒川书法协会的50多名青少年开展了“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有志青年”书法创研活动;呼和浩特市永盛钱币博物馆开展了民族商场70周年庆北疆国潮货币展、沉浸式体验、定制的儿童向导解说等活动;呼和浩特市多松年烈士纪念馆开展劳动最光荣——“点亮成长底色,弘扬劳动精神”主题实践活动;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课《勤劳的大自然》、科普皮影剧《地球24小时》、青春飞扬—趣味游戏互动等活动;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馆开展“萌趣万物·伊起交个‘膨’友”嘉年华活动,包括“膨胀动物园”、“草坪营地”、“萌趣市集”、“潮玩乐园”等多个环节;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开展“新时代·新视野”呼和浩特大学生首届雕塑邀请展。
五一假期结束,文博工作如火如荼。临近第48个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,我局将继续指导文博场馆,推出系列精品活动、展览,更好展示我市深厚文化底蕴内涵,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传承功能,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更可知、可感。下一步,我局将高水平、高质量地举办第十届“博博会”,推动我市文博事业和文旅融合更上新台阶,助力我市打造“博物馆之城”的步伐。